热点频现的演唱会,如何引爆品牌影响力?-银河注册送38元 凯龙 • 2024 年 06 月 05 日 am 11:03 分享到: 近两年,演唱会经济持续繁荣,已俨然成为“行走的gdp”。据中演协数据,“演唱会元年”2023年146亿元的大型演唱会票房创历史新高,2024年第一季度场次、票房、观众人数均同比大幅增长。仅五一假期,3.44万场营业性演出数据依然亮眼。 我们通过美通社cmm中国媒体监测平台的全渠道监测功能发现,仅五月份的演唱会全网提及声量便高达9917万条,其中华晨宇烟台“日出演唱会”引发超200万次的网络讨论,人民文娱和新华社甚至专文报道称赞了这一现象级的文娱盛会。 对传播人来说,每场看似轻松的活动背后,实则隐藏着精心策划的传播策略与危机管理。因此,分析这些演唱会传播案例,自然能提炼出一些实用的传播技巧。 在此,笔者借助美通社cmm平台,与大家分享当下最热门的演唱会相关传播案例,探索品牌在日常巩固美誉度,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受众基础,甚至借势“博出位”时,都有哪些传播和营销手段值得借鉴和警惕。 凤凰传奇:紧抓热点爆发期,多渠道链接受众,延长品牌热度 正面营销形成热点难能可贵,抓住爆发期延长热度更是锦上添花。我们来看一下凤凰传奇是如何在五一鸟巢演唱会期间成就营销佳话的。 在凤凰传奇首场鸟巢演唱会中,观众因跟唱声音小,被网友调侃“划水”,“凤凰传奇观众被质疑假唱”的荒诞话题引发热议。受益于敏锐的判断,凤凰传奇及时抓住这一“小众热搜”,在次日演唱会中玲花与观众互动,通过对唱的方式帮观众“澄清假唱”,再度引发热议话题。 cmm数据显示,事件正是在5月6日通过衍生话题#凤凰传奇玲花回应观众被质疑假唱#带动,以2.8万声量达到传播峰值,再度激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热情。把握热点话题,分析时下热议内容,探索围绕品牌的延伸话题。多传播渠道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有效延长品牌话题热度。 当下社交话题的爆火迅速且难以捉摸,小众荒诞、甚至有一定公关风险的话题,通过监测系统的实时关注从而作出及时的反应,利用大热话题的余温带动网友的持续讨论和互动,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让话题向着有利于品牌的方向发展。 五月天:及时的延期补偿方案力挽狂澜,主打“真诚”必杀技 危机处理堪称品牌公关的试金石,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团队的严格考验。5月1日,五月天香港演唱会因突发暴雨被迫延期至5月9日,主办方于开场前两小时发布延期公告,引发大量订购了节日机票和酒店的观众不满。 随后主办方次日早间公布补偿方案,观众可延期观演或退票,并为退票观众提供3000港币的机票、酒店补偿。作为港澳首次非实名制的演唱会补偿,五月天的应对措施大获好评,称其“很有诚意”。 cmm平台的事件热词云图也反映出普遍向好的舆论情绪,天生热搜体质的演唱会事件也吸引了官媒关注,环球网在演唱会经济相关的报道中,将五月天本次的退票处理方案视为正面案例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样被当作教科书的还有2023年薛之谦成都站诚意十足的退票补偿方案。 及时的沟通和举措至关重要,危机发生时,利用监测工具的即时性,及时获取受众需求,将消费者放在首位,“真心换真心”,使之感到“被看到”;着眼长期视角,探索将短期的危机应对转化为长期的品牌建设机会,通过实在的行动来稳固品牌形象;补救方案可以加入实际可行的增值服务,安抚当事人情绪,提升品牌附加价值。 昆山演唱会:透明化传播为基石,做足预案有备无患 缺乏系统的公关预案将使品牌在负面舆论中深陷泥潭。在各地大力扶持演唱会经济的背景下,4月30日昆山“时光classic演唱会”成为了反面案例,演唱会宣传时主打李健、王心凌、张韶涵三位歌手,但三位歌手实际出场时间过短,过半时间都是不知名歌手演唱,此外设备故障频出、效果差更直接导致大量观众现场集体喊退票。 “内容注水”、“货不对板”、“设备不专业”成为事件导火索。演唱会后,不少观众组织了“退票维权群”、向当地12345进行投诉,话题#昆山演唱会 全场喊退票#在假期首日冲上热搜。据cmm系统的数据统计,“昆山演唱会被喊退票”相关数据共计60157条,主要为今日头条、新浪微博以及抖音等平台的网友评论。 舆论的蔓延引发网友对行业的质疑,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随后对投诉内容进行了回应,但不佳的观演体验和疑似“注水”的虚假宣传,已然影响到观众体验以及品牌口碑。 对此,品牌宣发务必切合实际,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匹配受众期望;提升品牌透明度,及时通报事件进度,建立公众信任,避免负面传播点产生;建立危机管理机制,面对突发事件能迅速应对,减缓舆论发酵;持续舆情监测,利用监测工具进行事件动态跟踪,根据网友声音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当下瞬息万变的舆论风向。 演唱会带动文旅机构出圈,差异化内容催热山东烟台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演唱会的风,不仅抚平歌迷躁动的心,更为各地区文旅和多领域品牌吹来了机遇。山东烟台文旅在“演唱会 ”经济的探索中,依靠出彩的传播手段成功吸粉。 五一假期,华晨宇山东烟台“2024火星演唱会”日出场如约而至,5月4日凌晨三点开唱,数万名观众一同迎接海边日出,这场特别的“日出演唱会”将音乐和自然完美融合,演唱会全员站票、户外狂欢,在歌声中迎来日出。 日出演唱会让烟台热度和流量双双飙升,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精诚合作,公安、消防等部门现场办公,数百辆公交免费接送歌迷,文旅官方社交账号更是抓住演唱会契机,以“小现场”撬动“大宣传”,在新浪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发起“寄往火星的回信”、“烟台文旅大点兵”出圈话题,引发歌迷们对烟台海上旅游及美景美食的向往,歌迷变游客,扩大演唱会长尾效应的辐射范围,演唱会元素推动城市强势出圈。 最终,烟台不仅入选了携程统计的“全国旅游黑马城市top10”,还荣登了小红书“年度喜爱目的地”榜单,抓紧了这波“泼天富贵”。 由此可见,文旅品牌要善于抓住热点,通过适当的监测手段,找到传播爆点,以点带面,带动品牌下多赛道的产品矩阵齐头并进;重视政企合作,官方背书,品牌发力,实现1 1>2的效果;将品牌特性与地区特点相结合,加大品牌出圈概率。 多场景营销,海底捞借势演唱会经济再登营销新高度 文旅之外,与演唱会最为密切的就是餐饮赛道。 海底捞当下已成为歌迷们观看演出后的打卡圣地,据cmm系统对今年截至五月份以来的演唱会数据汇总,演唱会就餐倾向中提及海底捞的网络声量已超14.5万。仅五月份,演唱会后转战海底捞的相关数据中原创及评论内容高达83.05%,有效的ugc输出带动品牌在新浪微博、抖音、小红书等主要社交平台的口碑传播,微信端热门文章更指出多样化场景营销让海底捞重新渗透年轻消费市场。 那海底捞在这场营销大战中是通过哪些努力而获得市场的青睐呢? 1、免费接送服务:海底捞在演唱会场馆外安排免费大巴接送歌迷至门店就餐,在解决歌迷散场后“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同时,更无形中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海底捞的场馆“捞人”行动不仅赚足了眼球,更与演唱会逐渐绑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演唱会搭配海底捞的消费习惯,建立品牌与特定场景的联系。 2、延续狂欢体验:针对演唱会主题,海底捞对门店进行精心布置,营造出“演唱会延展台”的就餐环境,吸引歌迷打卡,带动社交媒体的口碑传播。策划店内狂欢,播放演出作品,提供荧光棒、音响、话筒等道具,让歌迷在继续享受演唱会氛围的同时获得归属感与参与感,再度强化消费习惯,提升品牌好感度。 在演唱会经济的大趋势下,海底捞从消费者体验出发,通过打破圈层的营销策略,成功地将演唱会的人气和热度转化为品牌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讨巧的营销策略获得央媒肯定,创新的跨界营销不仅为品牌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 谨慎宽容、胆大心细、勤于倾听、乐于互动、勇于担当,这些或许是品牌在年轻市场中探索机遇的关键词。餐饮品牌以外,酒店提供演唱会周边、快消品牌与演唱会联名营销、场馆物料摊位带动社群广告、明星ip下的快闪店等策略共同构建线下营销网络。结合直播、打卡、测评、抽奖等线上传播手段,线上线下相融合,有效触达多圈层受众。 从澎湃的摇滚到治愈的民谣,山呼海啸的歌迷在现场感受着演唱会的魅力同时,也产生了层出不穷的传播热点。品牌巧妙利用监测工具,看到受众在聊什么、竞品在做什么、行业关注什么,挖掘更多有趣的、现象级的传播点来赋能品牌传播,助力品牌直上青云。 本文作者:美通社监测组舆情分析师 raymone bi 您也可以关注“美通说传播”的公众号:prnewswire 原创文章,作者:凯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2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