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企业出海已历经数十载,从 “产品出海”“渠道出海”,迈向当下的 “品牌出海”,企业持续深耕、巩固海外市场。其中,海外传播是连接企业与全球受众的关键桥梁。但世界各国差异巨大,出海征程并非坦途。策划撰写新闻稿时,若对目标市场了解不足,极易触及当地文化、政治或宗教敏感点,如同踏入布满暗礁的海域,面临 “触礁” 风险! 
宗教
全球宗教信仰者占八成,多分布在包括将特定宗教定为国教的国家,以及宗教信仰呈多元化态势的国家。日本、韩国、印尼、泰国和越南对宗教话题的提及有所禁忌,因此企业在做海外传播时,应规避涉及宗教相关的内容。此外,各国或地区均有认定和明确的邪教组织,任何与邪教组织相关的内容,都绝对禁止发布。
与宗教话题紧密相关的还有以下方面:
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国家严禁传播此话题。各宗教内部对这个少数群体的看法存在显著的差异和复杂性 – 或从教义上的明确反对,或有宽容和接纳的声音。对此,在发往这些地区的稿件中要避免提及或使用代表象征性别少数群体的符号。
反面案例:众所周知,性别少数群体的旗帜 “彩虹旗” 是lgbt身份或团结的象征。某科技公司在马来西亚发布了一款彩虹色的腕带手表,引起轩然大波。最终,该公司悄然下架了该款产品。
正面案例:泰国是东南亚首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对性别少数群体的包容也催生了独特的泰国旅游经济。泰国尚泰地产(central pattana)在台湾地区进行宣传时,选用布满彩虹色元素的现场图片,塑造对性别少数群体友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尽管酒类产品在多数国家不是违法物,但在一些宗教国家,如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立陶宛、波兰、俄罗斯、土耳其和中东国家,宣传酒精产品或过度饮酒容易被视为冒犯宗教文化。因此,要想美酒飘香海外,需要注意不要触碰这些国家酒类的宣传推广。
反面案例:在一些宗教节日,“酒入豪肠”也许会酿下大祸。在印度教排灯节期间,某国家政府举办庆祝活动,但因活动上出现肉类和酒精饮品而引起教徒不满。最终,该国政府发表声明,承认犯了个错误,向印度教徒道歉。
正面案例:中国白酒品牌出海东南亚成为近年来的趋势。五粮液发布全球区域的新闻稿中,避免了与宗教相关话题,借助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平台,展现中国白酒文化魅力,进一步拓展品牌全球布局。
政治
在饭桌上讨论政治话题可能导致冲突,同理,新闻稿里对政治话题的提及和讨论也会引来争议。发布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越南、俄罗斯、土耳其和巴西等国的新闻稿禁止提及与政府、军事、国家安全等相关的政治话题。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国家名称、国旗、首都、通用语言、人口等等是我们在做海外传播时,需要掌握的目标市场的基本常识,否则极有可能在传播内容中出现严重错误。企业将国家名称混淆、错用国旗等,将使受众对传播主体产生专业性存疑的负面印象,陷入舆论危机,损害品牌的国际形象 。
反面案例:北爱尔兰和爱尔兰是一个国家吗?很多人可能还存在这么个疑问。实际上,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部分,爱尔兰共和国(简称“爱尔兰”)是一个独立国家。一位科技公司客服员工试图在平台上帮助一位用户,他们向用户表示北爱尔兰不是英国的一部分而遭到群嘲。
正面案例:世界上竟有八个地方被称作”瑞典”!除了大家最熟知的北欧瑞典,其他的”瑞典”多数是位于北美的城镇。为确保国家名称的独特性,瑞典申请注册目的地名称商标,还发布了宣传片”欢迎来到正版瑞典”。在我们写海外地名时,尽可能说清楚是哪个国家的地方,以免引发乌龙。
目前,全球有 43 个主权国家以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例如沙特阿拉伯、泰国、日本、英国等。这些国家的法律赋予国王及王室崇高地位,禁止任何对国王和王室的指责或批评。企业在开展海外传播时,需特别注意规避涉及君主制国家王室的敏感内容,谨慎处理与王室相关的话题。
正面案例:以泰国皇室素博·巴莫亲王为首的考察团参加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这类关于皇室的商业、文化、旅游交流的新闻稿,属于积极和正面的宣传案例,有助于加强中泰经贸、文旅等产业的合作发展。
发布到德国和俄罗斯的新闻稿禁止涉及纳粹相关话题。这两个国家都有法律明确规定,任何美化或模仿纳粹主义的言行都将受到法律制裁。例如纳粹礼、纳粹符号、纳粹旗帜等代表着仇恨、恐怖等消极色彩,在新闻稿中要避免使用。
文化习俗
文化堪称企业海外传播中最容易触碰到的 “敏感地带”,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公关危机,影响品牌声誉,甚至导致市场损失。其中,语言禁忌、符号误读、刻板印象等是常见的三大“文化陷阱”。
美国给人印象是整体宽松的言论环境,但对种族歧视词汇非常敏感,如使用“negro”“n-word” 等词被视为对黑人的侮辱。为捍卫语言纯洁性,加拿大实行以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双语政策。法国则更甚,商业和公共领域强制使用法语,限制英语词汇。
反面案例:加拿大某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在魁北克面向商界领袖发表演讲时,仅使用 20 秒法语,其余内容全程以英语呈现。演讲结束后,其向记者表示 “即便不说法语,也能在魁北克立足”。这番言论与行为触发了加拿大社会关于语言使用的敏感议题,引发广泛争议。
企业在出海传播过程中,常因对特定符号的文化内涵缺乏认知,引发误解或冒犯。例如,日本皇室专用徽章 “十六瓣一重表菊纹” 严禁任何企业在商品、广告及公共场合使用;澳大利亚的象征动物袋鼠与考拉,在商业设计中需避免过度 “拟人化” 或 “娱乐化” 处理,以免触达当地文化禁忌。
反面案例:西方文化中龙(dragon)象征邪恶危险,而东亚文化里代表祥瑞、权力与智慧。越南某电动汽车品牌在欧美推出新车时,车标采用龙形图案以象征力量革新,但部分欧美消费者认为其 “獠牙”“利爪” 设计接近西方恶龙形象,将车标与 “危险”“侵略性” 关联。
随着对目标市场的了解,企业传播人很容易将当地文化中的某些特点标签化,导致海外传播中存在误解和偏见。例如,将印度等同于贫民窟、中东等同于石油等等,都是标签化的结果。企业应该深入挖掘文化复杂性、与本地团队协作,从而避免先入为主而产生的刻板印象。
反面案例:德国某家装公司曾推出一则广告,画面中一名亚洲女性嗅闻白人男子汗湿的脏衣服。这一内容被批评 “强化了亚洲女性性顺从的刻板印象”。中日韩消费者联合发起请愿,指责该广告 “将亚洲女性简化为白人男性的欲望对象”。该企业最终删除广告,并承诺 “加强跨文化审查” 以避免类似争议。
上述内容仅列举了部分宗教、政治及文化习俗层面的传播禁忌。事实上,在企业出海过程中,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同样是海外传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以下是热门出海市场需要注意的事项:
欧美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虚假广告和误导性宣传监管严格,违规企业将遭受法律制裁。因此,传播内容必须真实且合法。酒类产品宣传中不得出现未成年人的形象。俄罗斯广告法禁止对企业自家产品与竞品进行不恰当的比较。“最佳”“最大”“第一” 等极限词需在有合理依据的情况下使用。德国自 2022 年 7 月 1 日起,德国设立公法机构负责起诉非法赌博广告。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均不得向德国境内传播在线博彩、实体赌场等任何赌博相关内容。
中东
中东国家普遍以伊斯兰教为核心信仰体系,在传播活动中需严守教义边界,避免将宗教元素商业化、展示女性暴露着装,以及宣传猪肉、酒精类产品。中东地区因领土争端、教派矛盾及国际关系等因素,形成复杂的地缘政治与社会敏感议题。需特别注意的是,任何涉及激进组织的言论或内容,均会被视为严重冒犯,需在传播中严格规避。
日韩
韩国法律十分重视对个人及企业名誉权的保护,严厉打击各类诽谤、诋毁行为,以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健康的社会秩序。根据日本法规,保健品广告严禁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宣称某营养品可治愈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亦不可使用 “绝对有效”“神奇功效” 等夸大性表述。
东南亚
被誉为 “the fine city” 的新加坡,既有 “美好城市” 之意,也因 “fine” 含罚款之意被调侃为 “罚款之城”。在新加坡,传播任何淫秽信息均可能面临监禁和罚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都不接受酒精、烟草和赌博相关话题。泰国法律明确规定,任何外汇交易(包括买卖、兑换、借贷等)均需通过持有外汇交易牌照的机构开展,包括商业银行、授权货币兑换商、外汇经纪商等。
此外,以下是一些小众但仍需注意的禁区:
您也可以关注“美通说传播”的公众号:prnewswire
原创文章,作者:凯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rnasia.com/blog/archives/25460